投资者关系
- 首页
- 投资者关系
Kallanish(开阑商务信息咨询)在本周于吉隆坡举行的Mysteel 2024亚洲铁矿石峰会上获悉,东盟潜在的大型钢厂和扩建项目将使该地区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原料。
到2030年,潜在的高炉-转炉新产能共计8,360万吨/年,直接还原铁项目产能为1,450万吨/年,将分别需要1.25-1.45亿吨/年的铁矿石和2,000-2,500万吨/年的铁矿石。东南亚钢铁协会(Seaisi)秘书长Yeoh Wee Jin告诉与会代表,这表明铁矿石的综合需求量为1.45-1.7亿吨/年。
他表示,东盟和印度正在建设的“超大型”高炉钢厂与世界其他地方钢铁工业的脱碳进程背道而驰。这些高炉污染严重,与当前在碳税和CBAM以及实现净零目标承诺的背景下向脱碳的转变背道而驰。
尽管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将使供应商感到满意,但Yeoh对自2013年以来迅速投产的地区性高炉/转炉大型钢厂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他警告说,这些钢厂正在造成行业的“去绿色化”,预计未来将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爆炸性增长”。相比之下,2021年该地区的产能为7,810万吨/年,其中包括2,250万吨/年高炉/转炉和5,560万吨/年电弧炉产能。
Yeoh补充说,“巨大的”产能将溢出本地区之外,因为这远远超出了本地区的需求。2023年,该地区的成品钢材需求量为7,400万吨。
他估计,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产能过剩将超过需求约2.3-2.5倍,马来西亚将超过需求约7.9倍。随着贸易救济措施的增加和政府对新钢铁投资审查的加强,产能过剩的影响已经显现。
如果政策发生变化,产品面临碳税或其他障碍,投资者就会面临为此类项目融资的风险,因此这些大规模钢铁项目是不可持续的。不过,他补充道,向DRI工厂供应高品位铁含量材料的机会将会增加。
该地区铁矿石的主要消费国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