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行动
- 首页
- 可持续发展
公司重视董事会的多元化程度和独立性。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女性董事1名,独立董事3名。我们的董事具备企业经营、质量管理、产品研发、风险投资和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和企业风险内控、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领域等多元的经验背景。董事会下设审计与内控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及战略与ESG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与内控委员会由3名独立董事组成,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各包含2名独立董事,并由独立董事担任主任委员,战略与ESG委员会包含2名独立董事。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多元化声明
公司薪酬结构设计的总体原则为“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并坚持以价值贡献导向。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并设计与市场化运行机制配套的考核激励政策。公司高管薪酬由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组成。根据公司《高管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按年度开展绩效考评,签订个人年度绩效计划书,在指标设计上,注重当期业绩目标和中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生产经营业绩指标与ESG指标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相配套。高管薪酬浮动部分根据年度绩效结果确定。
公司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推进风险分级、分类管理,采取风险预警机制、重点项目过程检查机制和基层单位赋能机制等多项风险控制措施,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公司以“三道防线”职责为依托,建立覆盖业务、审计、纪检预警模型的南钢集团党委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数据融合、模型管理、处置闭环、订阅监督为一体的智慧监督预警平台。实现预警管理模式一体化构建、监督数据一体化整合、风险问题一体化处置目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公司遵守商业道德规范,不断加强廉洁经营工作。公司发布“廉洁南钢”宣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体系建设,携手员工、供应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诚信阳光的经营生态。
“廉洁南钢”宣言
依法诚信合规,维护公平竞争;恪守职业道德,杜绝贿赂腐败;
崇尚敬业阳光,做到忠诚干净;持续改进生态,打造廉洁南钢。
公司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制定了《员工举报受理管理办法》等举报受理制度,受理包括商业贿赂、徇私舞弊在内的各类违法违纪相关信息线索。公司保密和匿名举报机制不仅针对内部员工,还向承包商、合资企业和合作伙伴等外部利益相关方开放。公司对举报人的基本信息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借口阻拦、压制或打击报复举报人。
举报热线:025-57072977
举报邮箱:ngjw@njsteel.com.cn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行为准则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委员会,并成立由高级管理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外部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低碳及能源战略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低碳及能源战略,统筹相关工作推进,助力“双碳”战略落地。公司董事长是公司气候治理的最高负责人。
公司全面梳理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清单,以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末端固碳为总体思路,实施“碳十条”行动纲要和六条技术路线。此外,公司重点构建“N-ZERO”零碳三大体系,推动公司从“碳冶金”迈向“零碳冶金”,从“碳流程”转变为“无碳流程”。“N-ZERO”零碳三大体系与“碳十条”路径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公司“双碳”工作顶层发展框架。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公司聚焦产品性能,研发推广高强/超高强钢(轻量化)、高等级耐磨钢(长寿命)、功能性材料(耐火、复合等)、耐腐蚀钢(环境友好)等高端品种,聚力船舶海洋工程、核电风电、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清洁能源领域,助力国家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构建科学低碳转型体系的基础上,公司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双碳”三步走战略。
公司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实行环保责任制,形成公司级、事业部级、分厂级三级环保管理网络,并在各级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和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履行各自的环境保护职责,制定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排放物管理等相关环保制度。公司已通过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年度监督审核,着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声明
为保障能源生产及供应的稳定性,公司制定了《能源管理规定》《能源使用管理办法》《能源动力监察管理规定》等能源 管理规章制度。公司已建立由董事会、战略与 ESG 委员会、低碳及能源战略委员会、能源动力事业部组成的四层能源治理 架构,负责能源管理工作的推行与落实。公司已通过 ISO 5000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顺利通 过年度审核,认证范围覆盖 100% 钢铁主业生产领域。
公司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已于 2023 年通过全流程超低排放验收。2024 年,公司按照环保绩效 A 级要求加强长 效管理,持续开展专项环保督查,严格落实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进一步实施了高炉热风炉烟气深度治理、轧钢加热炉掺烧 转炉煤气、烧结机更换低温催化剂、工业旅游沿线景观提升等一批环保治理项目。公司已实现全工序超低排放指标“达标率” 超过 95%、清洁物流比例达到 80% 等环保绩效 A 级企业关键性指标,并于 2024 年 3 月获评江苏省首家长流程钢铁环保绩 效 A 级企业。2024 年 12 月,公司持续获评江苏省环保绩效 A 级企业。 在 2024 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公司实现“零投诉”“零信访”。 2024 年 11 月,生态环境部在官网推介了公司通过全流 程超低排放验收的环保绩效。2025 年 2 月,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以公司为例阐述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环保与利 润的双赢,并成功做到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公司也是会上唯一被点名表扬的钢铁企业。
公司致力于打造工厂花园,评估了厂区建设与运营对周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长江生态的影响。我们积极保护水资源,修复厂区周边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湿地园,积极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和义务,致力于“守护好一江碧水”。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多样性声明
公司致力于落实人权保障政策,制定并发布《人权基本政策》,尊重员工自由结社、参加工会和享有集体谈判的权利,建立并保持有效的申诉和投诉程序。
公司坚持同工同酬,依法禁止强迫和强制劳动、使用童工与未成年工、职场骚扰等违法行为,禁止任何形式的惩罚,包括体罚、恐吓、辱骂、罚款及其他任何精神或肉体上的胁迫或语言上的侮辱。我们严格保护员工个人隐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反对一切因种族、民族、地域或社会出身、社会阶层、国籍、血统、宗教信仰、身体残疾、性别、年龄、性别取向、学历、使用语言、婚姻状况等不同产生的歧视行为。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人权声明
公司建立全面多元化的福利保障体系。除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为员工缴纳的法定五险一金外,我们还为员工提供包括补充医疗、住房保障、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福利补贴。
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符合规定生育的女职工享受国家规定产假98天及延长产假60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男职工享受护理假 15 天。
公司根据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需要,搭建“三纵四横”的多元化职业发展体系。设置了不同序列、层级的任职资格标准及晋升机制,有效调动了员工学习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公司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打造了“南钢龙”管理干部后备培训、采销精英训练营、业财复合型人才集训营、财务菁英训练营、项目管理(PMP)等各类复合型人才训练营。
公司开发数字化人力资源(DHR)系统,旨在将数字化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提升人才管理及绩效考核效能,实现人事决策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公司DHR系统形成南钢特色绩效和人才管理模块,对组织体系、资源计划、业务流程、关键人才等方面进行360°管理。
公司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代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于各单位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于各事业部、生产单位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实行“属地负责与专业专管相结合”的安全管理责任要求,规定专业部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履行安全责任,实现生产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
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的现场评审。截至 2024 年底,公司钢铁制造业 ISO 45001 认证 100% 覆盖;共有 7 家生产单位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的现场评审并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认证,钢铁主业所有生产单位均获得安全生产标准二级企业认证。
公司注重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定了《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生产培训相关课程上线智慧安全平台,实现安全培训全员覆盖。开展安全帮扶、安全训练营、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健康与安全声明
公司以建立“阳光、降本、安全、高效”的绿色采购管理体系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负责任供应链。公司积极推进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构建“业务全流程线上化、业务操作一键化、采购管理一体化、质量数据透明化、库存动态可视化、全流程可追溯化”的智慧供应链系统。公司在对供应商的考核指标中融入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童工雇佣等因素的考量,积极开展阳光采购、绿色采购等,着力供应链ESG管理水平。
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加强售前、售中、售后的客户服务,建设优质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建立了“客户热线、客服邮箱、现场接待、走访交流、提货跟踪、专题座谈会”六大服务与沟通渠道,以倾听客户声音、回应客户需求。公司每年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整改分析报告,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落实,将整改结果反馈给客户,形成管理闭环。公司还召开年度客户专题会议,分享市场、产业、产品、技术等最新资讯,积极促进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链建设。
公司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共享创新资源、发挥互补优势,推动产品及工艺创新升级。截至 2024 年底,公司与全球405 个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
公司制定了《治安保卫细则》、《门禁管理规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公司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治安秩序,保障公司安全和生产经营有序进行。公司保卫部门与属地公安机关等单位在业务上保持密切沟通,相互交流赋能,并与部分单位建立“党建创新联盟”“平安工匠党建联盟”等。
南钢在印尼青山工业园区建立海外焦炭生产基地,创造了大量的本地就业岗位,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公司通过培训、技术转移培养印尼本地员工。
公司秉承“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理念,积极推进深层次产城融合建设,与社会和周边企业共享生态资源。公司打造了钢铁博物馆、霸王山纪念馆、江边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景点,将智能、绿色、人文、科学的理念融合发展,让“工业+旅游”成为工业文化展示的底色和载体,助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公司消纳周边电厂富余的压缩空气和氧气,减少了相关企业资源浪费。公司还利用生产余热制成热水,积极为周边用户提供热水资源。
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号召,长期致力于乡村帮扶、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工作。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定点帮扶计划,通过捐资助学、医疗援助、消费助农等方式为定点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工作赋能,为乡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南钢力量。
公司制定《社会责任工作管理规定暂行办法》明确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承诺和管理要求。公司以党建引领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构建起政企社联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作为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城市党建联盟核心成员,公司将属地管理规范与企业治理体系有机融合,精准实施民生帮扶、环境治理、文化共建等工程,推动社企共建实践,不仅实现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提质,更培育出具有钢铁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