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南钢2025年新员工入职培训结营仪式暨汇报演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顺利举行,共同见证新生代力量开启职业生涯的蜕变时刻。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常务副总裁徐晓春,党委副书记、副总裁王芳,副总裁、工会主席黄旭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校长赵林刚、党委书记蔡永刚、校长助理韦大山等出席活动。
黄一新对新员工们表示欢迎,对扬子中学的协助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表示,看到新员工培训结营的表现,如同聆听雨后春笋拔节生长的美妙音符。10天的培训,是大家与南钢的相知开始,也是职业成长的“启蒙”。“红执行、蓝专业、绿创新、黄协作、紫文化”的五维课程,将为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角色转变与心态调整:从“学生”到“南钢人”的关键一跃
从象牙塔到企业,从课堂学习到岗位实践,大家面临的不仅是环境变化,更是角色重塑。这个转变过程中,心态调整是“第一道关卡”,要做到“三个学会”。
学会“归零重启”。学历是过去的证明,能力才是未来的通行证。未来的职场比拼中,没人会因你“曾是学霸”而降低标准,但所有人都会为你“干成实事”而鼓掌。
学会“扎根沉淀”。成长从来没有捷径,所谓“高光时刻”,都是“扎根泥土”的厚积薄发。
学会“拥抱变化”。希望大家把“变化”视为机遇而非挑战,在适应中成长,在成长中引领变化。
二、技能深化与跨界学习:锻造新时代钢铁人才的“硬核本领”
在南钢打造“世界级智能化工业脊梁”的征程中,大家需要锻造“硬核本领”,既要“术业有专攻”,又要“跨界能融合”。
夯实“专业根基”。希望不同专业的新员工深耕“高端化”,让南钢的特种钢名片更亮、更有吸引力;攻坚“智能化”,让制造流程更智慧、敏捷、高效;聚焦“绿色化”,让钢铁生产更绿色低碳。只要大家肯钻研,公司就会提供最好的平台。
拥抱“数智革命”。未来,无论是生产操作岗还是技术研发岗,“数字素养”都将是核心竞争力。希望大家主动学习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能,哪怕是一线操作工,也要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智能工具提效,让自己成为“数智时代的智慧工匠”。
拓展“跨界视野”。南钢在打造“创新聚变、数智蝶变、产业裂变”三条高成长曲线中,需要既懂冶金又懂“双碳”的“绿色专家”,既懂制造又懂国际规则的“全球人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多面手”。希望大家在深耕本专业的同时,主动了解上下游产业、关联领域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跨界人才。
在职业发展中,硬技能决定“能不能做”,软实力决定“能不能做好”。
锤炼“沟通协作”能力。南钢推行的“师带徒”机制,不仅是技能传承,更是沟通能力的培养。职场中最可怕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孤岛思维”,学会协作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提升“抗压担当”本领。未来,大家可能会遇到“烫手山芋”的任务、“难啃”的技术难题,但“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多经历“风吹浪打”,才能练出“大心脏”。
涵养“持续学习”习惯。希望大家把培训期间养成的学习习惯延续下去,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新知识,让自己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在南钢,“想学习”永远有机会,“爱学习”永远有舞台,“善学习”永远胜人一筹。
四、企业文化融入与价值观践行:成为“南钢人”的精神标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员工的“精神家园”。 大家要像任正非所说的“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一样,持续学习、开放交流。
传承“五项基因”。南钢因“钢铁报国”而生长,由“钢铁强国”而发展。作为最年轻一代,大家要把“钢铁报国”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南钢的红色、客户、创新、数智、生态等五大基因在岗位上开花结果。
践行“创新实干”。希望大家把“创新”融入日常:在工艺优化中多提一条改进建议,在设备改造中多想一个解决方案,在数字化升级中参与一行代码编写;把“实干”奉为准则:做知行合一的“实践者”,用脚步丈量现场,用行动创造价值。
南钢的人才发展,从来不是“独木桥”,且“多通道”可以“交叉融合”。南钢为大家构建了“三纵四横”的职业晋升体系,只要大家葆有体力、脑力、心力,专业力、经营力、管理力,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能收获精彩。
技术路径上,南钢为技术人才提供专项培养、项目攻关机会,让“技术大拿”有地位、有待遇、有尊严。
管理路径上,南钢的“赛马制”让每一匹“千里马”都有机会,只要你有能力、有担当,就能在管理岗位上实现价值。
业余生活上,南钢有“文体双百冠”品牌活动,大家要培养自己的文艺、体育上的爱好,践行“幸福南钢、健康生活”理念,要有一定的松弛感、节奏感,让生活更富于色彩、人生更加精彩。
黄一新语重心长地寄语新员工,要以“空杯心态”拥抱南钢,收获成长,实现梦想。希望大家把军训的“坚持”转化为工作的“专注”,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打磨精度;把培训的“好奇”升级为职业的“钻研”,在年复一年的实践中追求卓越。在南钢这片沃土上,只要大家以“空杯心态”持续学习,以“扎根精神”踏实奋斗,以创新之志勇毅前行,就一定能长成支撑企业发展的“栋梁之材”。
王芳以“一块钢板的旅程”为喻,为新员工阐述钢铁人的成长历程。
坚硬的铁矿石要被破碎、筛分获得高品位的铁矿粉,造块后进入高炉熔炼还原成为铁水。将铁水中碳、硫、磷等杂质去除得到钢水,再结合炉外精炼,让钢水变得更为纯净。为了获得不同用途和更优异的性能,还会在钢水中加入铬、镍、钼等各种合金。钢坯加热后进入轧机,在最高达万吨的压力下反复轧制成钢材。这是一个塑形与强化的关键阶段,利用压力破碎旧的、粗大的结构,重生为更细密、更强韧的新组织,力学性能实现质的飞跃。轧后还会用“超快冷”等工艺让钢板急冷,或是离线热处理,进一步优化性能。
锤炼优秀钢材,锤炼优秀人才。大家要像钢铁一般勇于接受熔炼,这相当于人的知识体系的解耦重构、再学习的过程,要不避重锤、无惧淬火,才能成就坚韧与光芒。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时,要摒弃干扰和诱惑,或是不良习惯、消极心态,这好比是去除钢中的硫、磷等杂质,使内心更加纯净,专注于核心价值的提升,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合金化”。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挑战、困难、挫折,这些施加在我们身上的“轧制力”会推动人的“动态再结晶”。这些看似让人疲惫或是痛苦的瞬间,恰恰是破碎原有的、可能不够成熟的地方。重塑后的人生,如同经过轧制和热处理的精品特钢,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会飞跃,更加坚韧强大。
锤炼钢铁,锤炼人生,最终锤炼的是面对世界的姿态。她勉励大家:炉温越高,杂质越易烧尽;压力越大,晶粒越趋致密;淬火越烈,性能越能跃升,没有一个强者不经历重重历炼。祝愿大家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跋山涉水的毅力,扬帆万里的豪情。在未来的征途上,以钢铁般的意志,勇敢追梦,绚烂绽放。
人力资源部宣读《关于表彰2025年新员工培训优秀学员的决定》。优秀学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秉承南钢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岗位上践行“制造强国”使命。文艺汇演环节,学员们以自编自导的节目展现多元才华。汇报演出以“智赋未来 融新启航——做自己的光”为主题,通过视频回顾、表彰先进、文艺汇演等环节,全方位展现新员工培训成果与企业人文关怀。主持团队以中英双语开场,彰显南钢“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的战略格局,为活动注入国际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