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
- 首页
- 投资者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南钢一直在行动。南钢是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示范企业,是中国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在6月5日第49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冶金报》发布“绿色发展企业榜单”,南钢再次上榜“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6月5日,南钢开展“打造美丽钢城,共促绿色发展”六五环境开放日社区居民行活动,邀请周边社区40余名社工人员和居民代表,走进南钢参观新中棒、江边湿地公园、同心园-九龙湖等景点,亲身感受绿色南钢的清新气象。参观人员对南钢环境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赞叹不已,对南钢的环保管理的提升高度认可。
工厂花园,繁花似锦的道路连接起钢铁智造厂房;江边湿地,三五成群的白鹭在芦苇丛中栖息;工业旅游基地,江水倒映着厂房林立、蓝天白云、草木成荫……生产、生活、生态,在南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南钢,地球大生态的参与者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南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愿景,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努力探索实现自然环境与生产力的高度统一与协调,精准实施产城融合发展的绿色解决方案,着力打造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的绿色制造钢铁的生态环保体系,全力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协同共进,致力做地球生态圈的参与者、人类朋友圈的建设者,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南钢,长江大保护的践行者
南钢滨江而生、伴江而长,绝不多取一滴水、绝不浪费一滴可用水、绝不外排一滴污水。持续引进节水新经验、新技术,打造“废水利用”循环链”。通过改造高炉空冷器喷淋水系统,全面实现高炉检修冲渣水内循环;改造高炉煤气除尘系统,减少使用循环水;通过持续开展地下管网的查漏、消漏工作,全面开展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攻关,生产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3%;在码头建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制度和流程。南钢2018年吨钢耗新水1.95吨,2019年吨钢耗新水1.82吨,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
南钢投资数亿元提升厂区景观、打造工厂花园,打造“城市化+生态化”道路、绿化、景观等,完成服务区、景观大道、霸王山、石头河景观带、绿化隔离带等环境美化提升项目,同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目前,南钢已将厂区周边70万平方米的江岸增绿复绿,改造建设湿地公园、微型马拉松跑道,形成芦苇荡波、水鸟栖息的江滨新景观;着力打造“南钢十景”,发展企业生态景观。未来南钢将打造成4A级工业旅游基地,进一步提升企业美誉度和品牌价值。
南钢,环境大提升的担当者
南钢推行超低排放,按照“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生产不见尘”的原则,实施环保治理和节能改造项目累计100余项,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打出减排、治霾、抑尘相结合的“环保治理组合拳”。南钢建立了全覆盖无组织排放源清单、配套有效控制措施、建设集中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联动、精准控制、以机管代理人管,确保无组织治理效果,完善超低排放监管体系。
南钢与多个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创新开展固体废物管理利用技术研究,持续提升固废综合利用能力,培育“无废产业”。目前,南钢形成铁元素资源闭合循环链,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终将做到固废“近零”。
南钢,绿色大发展的开拓者
南钢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形成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效协同的良好局面。南钢坚持绿色发展准入制度,确立了“一体三元五驱动”的转型发展战略,努力构建钢铁与新产业“双主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投资发展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绿色产业集聚能力和协同效应。
在节能方面,南钢刚刚建成投用的1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亚临界高效发电机组,是国内首次应用亚临界技术于资源综合利用小型发电机组上。目前,南钢利用二次能源发电的自发电装机总容量达460兆瓦,实现余气、余压、余热全利用,自发电量占到生产用电的62.5%。南钢还利用现有屋顶、护坡区域等建设约70万平米、总装机40兆瓦的系列光伏发电机组。今年5月起,南钢的科技楼、新办公楼正式用上自家光伏发电机组带来的清洁绿色能源。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南钢从绿色理念、绿色工艺、绿色环境、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产业链等层面,探索处理城市生态圈中产业协同与创新发展、绿色转型的内在关系,实现企业成长发展和对城市价值贡献的高度协同,最大程度地承担制造产业体系生态集群发展的环境责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殷实、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文字 | 邵启明 刘云静 杨静 叶路 图片 |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