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
- 首页
- 投资者关系
9月27日,以“智造生态数创未来”为主题的民族工业品牌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众多嘉宾汇聚一堂,探讨钢铁产业发展趋势,探寻民族工业品牌在新经济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资本助力 南钢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南钢股份董事长黄一新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南钢股份上市20周年,借力资本市场,南钢股份从地方钢企蝶变为品种质量领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智慧南钢”正力争成为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先锋。
“南钢正多家知名咨询机构深入合作,围绕钢铁高端材料和创新能级、数字化转型等板块规划新发展战略。”谈及南钢的“再出发”,黄一新说。
与国家共成长,与时代共潮生。1958年,南钢踏上钢铁报国的历史征程;2000年9月,南钢股份携钢铁强国梦想起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南钢主营收入从上市之初的34亿元递增到478亿元,年产钢从150万吨飞跃至1100万吨,以同行业上市公司排名11的位次,实现了盈利第4的排名。
未来,南钢将以“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为目标,完成从传统制造业向绿色、智慧、高科技产业集团的转型,力争成为最具投资价值、最具美誉度的上市公司。黄一新表示,南钢将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拓展JIT+C2M(准时配送系统+客户对工厂)新模式应用场景;聚焦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将南钢数字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先进技术和智慧运营等知识积淀形成产业供给,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南钢的战略投资人,复星国际与南钢创新实践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首例要约收购,并就此展开深度合作。“南钢股份要担负起民族工业转型发展的重任,成为钢铁行业数智驱动、引领时代的头部企业。”复星国际联席董事长汪群斌表示,复星将积极推进南钢股份通过投资并购加快转型,以更大力度和更多资源支持其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加速品牌崛起 挺起民族工业脊梁
品牌是不可缺失的国家名片,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国家、企业、企业家和员工砥砺奋进的创造过程。今年8月,南钢股份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将借助新华社极具优势的全球传播资源,助推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从“高原攀上高峰”。
论坛现场举行了南钢股份——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授牌仪式。“南钢股份正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核心,坚定地走在成长为世界级智能化工业脊梁的道路上。这是我们点赞支持、热切期望的美好前景。”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久翔对南钢股份转型发展的作为表示了肯定。他说,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将充分利用新华社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渠道和高端的智库力量,助力南钢股份等优秀企业成为民族工业品牌的引领者,挺起我国世界级智能化工业制造的脊梁。
南钢是民族品牌高端制造的主力军。近年来,南钢股份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始终位居行业前列,近百项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高端产品的行业权威性和知名度快速提升。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黄孟复表示,如今的南钢紧紧扣住时代脉搏,高度重视创新和研发投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被吸引到这里,他对南钢的未来充满希望。
聚焦高质量发展 观点云集碰撞思想火花
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数字化生产将逐步成为主流、中国钢铁行业将会出现转型升级的发展高峰等观点,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发表了题为《大变局,双循环与中国产业发展大格局》的演讲。他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没有什么‘夕阳产业’,只有短期内因以前过热而产生的‘过剩产业’。”樊纲表示,中国制造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改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很多产业仍有长期发展前景。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演讲题为《双循环下的政策取向、中国智造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机会》。他指出,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民族品牌企业亟需建立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关键技术的创新活力,提升重要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这至关重要。”(来源于:江苏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