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 首页
- 行业新闻
文章来源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24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1-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50.3%、68.2%和55.4%。
文章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7597万吨,同比增长11.8%。2024年全年粗钢产量为100509万吨,同比下降1.7%。 2024年12月份我国生铁产量为6670万吨,同比增长9.4%;2024年全年生铁产量为85174万吨,同比下降2.3%。 2024年12月份我国钢材产量为11910万吨,同比增长7.1%;2024年全年钢材产量为139967万吨,同比上涨1.1%。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6%,纺织业增长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汽车制造业增长17.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9.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 分产品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619种产品中有39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1910万吨,同比增长7.1%;水泥15512万吨,下降2.0%;十种有色金属690万吨,增长3.2%;乙烯312万吨,增长3.8%;汽车349.9 万辆,增长15.2%,其中新能源汽车164.7 万辆,增长43.2%;发电量8462亿千瓦时,增长0.6%;原油加工量5935万吨,增长0.6%。
文章来源于中国冶金报社 海关总署1月13日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出口钢材972.7万吨,较上月增加44.9万吨,环比增长4.8%;1-12月累计出口钢材11071.6万吨,同比增长22.7%。 12月中国进口钢材62.1万吨,较上月增加14.8万吨,环比增长31.3%;1-12月累计进口钢材681.5万吨,同比下降10.9%。 12月中国进口 铁矿砂 及其精矿11248.6万吨,较上月增加1062.4万吨,环比增长10.4%;1-12月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3654.6万吨,同比增长4.9%。 12月中国进口煤及 褐煤 5234.6万吨,较上月减少263.6万吨,环比下降4.8%;1-12月累计进口煤及褐煤54269.7万吨,同比增长14.4%。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于《世界钢铁协会》 2024年12月23日 | 比利时,布鲁塞尔 2024年11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468亿吨,同比提高0.8%。 2024年11月全球粗钢产量 2024年11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468亿吨,同比提高0.8%。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4年11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80万吨,同比下降5.0%;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74亿吨,同比提高2.0%;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70万吨,同比提高3.9%;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5.5%;中东粗钢产量为510万吨,同比提高2.7%;北美粗钢产量为850万吨,同比下降5.2%;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650万吨,同比下降7.8%;南美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3.4%。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71国/地区提交的数据,其2023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8%。表格中包含的国家和地区: 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 欧盟 (27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其他欧洲国家: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巴林、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4年11月, 中国粗钢产量为7840万吨,同比提高2.5%; 印度粗钢产量为1240万吨,同比提高4.5%; 日本粗钢产量为690万吨,同比下降3.1%; 美国粗钢产量为640万吨,同比下降2.8%;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50万吨,同比下降9.2%; 韩国粗钢产量为520万吨,同比下降3.6%; 德国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提高8.6%;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00万吨,同比提高0.7%; 巴西粗钢产量为280万吨,同比提高1.9%; 伊朗粗钢产量为310万吨,同比提高0.1%。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e - 预估值。排名依据为本年度累计粗钢产量。
文章来源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7840万吨,同比增长2.5%;1-11月,我国粗钢产量92919万吨,同比下降2.7%。 2024年11月份,我国生铁产量6748万吨,同比增长3.9%;1-11月,我国生铁产量78277万吨,同比下降3.5%。 2024年11月份,我国钢材产量11881万吨,同比增长5.1%;1-11月,我国钢材产量128304万吨,同比增长0.9%。 2024年11月份,我国焦炭产量4068万吨,同比增长0.6%;1-11月,我国焦炭产量44671万吨,同比下降0.9%。
文章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 海关总署12月10日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中国出口钢材927.8万吨,较上月减少190.4万吨,环比下降17.0%;1-11月份累计出口钢材10115.2万吨,同比增长22.6%。 11月份中国进口钢材47.3万吨,较上月减少6.3万吨,环比下降11.8%;1-11月份累计进口钢材619.4万吨,同比下降11.3%。 11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0186.2万吨,较上月减少197.6万吨,环比下降1.9%;1-11月份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12423.6万吨,同比增长4.3%。 11月份中国进口煤及褐煤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9%;1-11月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
文章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为加快推进低碳排放钢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2024年11月2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世界钢铁协会、城市土地学会(ULI)的共同倡议下,宝武、首钢、河钢、南钢、包钢、香港绍荣钢铁、安赛洛米塔尔等7家钢铁企业,中建八局、中海、华润置地、江苏建业、中瑞鼎峰、越秀商管、珠江产投、太古地产、恒隆地产、瑞安房地产、新世界地产、鹰君集团、远洋集团等13家房地产企业,以及中钢协、世界钢协、城市土地学会、落基山研究所、亚洲研究与参与(ARE)和易碳等6家院所和协会,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共同启动了房地产低碳排放钢的合作倡议,承诺自愿推广低碳排放钢的使用。 图为倡议发起方,从右到左依次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城市土地协会北京办事处代表贾明冉,世界钢协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 众所周知,钢铁生产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全球化石燃料使用直接排放的7-9%。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该行业去碳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房地产行业约占中国钢铁消费的30%,因此在推动对低碳排放钢的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潜力。为更好地服务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的低碳发展需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基于国内近3.3亿吨粗钢碳排放数据发布了低碳排放钢标准,并发布了首批8个低碳排放钢产品。 参与合作声明的企业及机构一致同意,将致力于: 1. 提升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披露和透明度 2. 在可行的情况下,在房地产项目的采购过程中纳入低碳排放钢钢的采购选项 3. 加强合作以应对低碳排放钢的成本和其他挑战 4. 推动共同认可的适用于全球及本地市场的低碳排放钢标准。 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继续推动低碳排放钢产品在下游的应用,助力钢铁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文章来源于生态环境部 南京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开展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转型多赢之路。 政企同向,合力攻坚 南京市有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钢铁企业,粗钢年产量接近1800万吨。据统计,两家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市工业源排放60%以上,对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相关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不是钢铁企业的选择题,而是事关企业、事关南京未来绿色发展的必答题。南京市高度重视,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全程跟踪指导,持续推动问题整改,奏响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企业实施的钢铁超低排放改造 大合唱 。 实施整改以来,南京市与企业相向而行、同向发力。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加大帮扶指导,强化资金支持,指导企业制定工作计划,全力推进改造。生态环境部门定期上门,跟踪最新进展,协调解决困难。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环保资金补助, 十四五 以来两家企业累计获得中央、省级大气专项资金4.1亿元,极大提升企业整改积极性。严格落实差别电价等政策,对未完成工序实施电价加价,有力激发企业整改主动性。2023年,两家企业先后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图1 南钢公司、梅钢公司鸟瞰 高标整治,生态蝶变 政企双方,奔着绿色发展的目标共同前进。南钢公司实现了 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 。采用 干法除尘 干法脱硫 干熄焦 等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建成4座铁矿封闭大棚、24座煤筒仓、39个焦炭仓,实现原料场的智慧化、无人化操作;实施皮带通廊全封闭,铁路和水路的清洁运输比例超过80%,同步引进电动重卡,自主开发电动机车,用于厂内物资运输。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后,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分别下降61%、73%和82%。 图2 南钢公司煤筒仓、焦炭仓整治前后 图3 南钢公司钢渣处理工序整治前后 梅钢公司对3台烧结机全面实施烟气脱硫脱硝升级,焦炉煤气源头深度脱硫,采用均压回收工艺,实现高炉炉顶煤气高效回收利用;清洁运输比例稳定达80%以上,并且推进运输车辆及非道路机械更新,投入29辆新能源车用于厂内短程运输并建成配套换电站。改造后,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分别下降64%、71%和79%。 图5 南钢公司智慧环保平台 向绿而行,多方共赢 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企业同步实现治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提升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多赢。如今,企业 工厂变公园 厂区变景区 ,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钢公司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图6 南钢博物馆、梅钢滨江观光线俯瞰 改造后,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得到提升,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足,效益明显增加。据统计,南钢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24.7%;梅钢公司自2023年7月以来连续12个月实现月度盈利。生产效益持续向好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带动环境税降低和电价减免,以南钢公司为例,环境税较改造前降低约5000万元,减免差别电价约1.2亿元/年。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以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为突破口,南京市同步深入推动煤电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水泥和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文章来源于《杨子晚报》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个长流程钢铁A级企业;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绿色炼钢成景点,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但曾经也是高排放、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南京市扎实开展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绿色低碳转型多赢之路。日前,南京高质量推动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经验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 治污设施稳运行,粉尘污染点位全监控,作业线上无烟尘,清洁运输全流程,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生态湿地水波潋滟……和印象中铁花四溅、烟气蒸腾的传统钢铁厂不同,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厂区称得上是 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 。 我们采用‘干法除尘’‘干法脱硫’‘干熄焦’等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建成4座铁矿封闭大棚、24座煤筒仓、39个焦炭仓,实现原料场的智慧化、无人化操作;实施皮带通廊全封闭,铁路和水路的清洁运输比例超过80%,同步引进电动重卡,自主开发电动机车,用于厂内物资运输。 南钢相关负责人介绍,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后,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分别下降61%、73%和82%,污染物排放浓度全面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及美国、德国、法国等地排放标准。 在南钢智慧运营中心,一套搭载了多个智慧预测模块的 智慧环保管控平台 上,数字不断刷新。这便是全公司环保管理的中枢,掌控着全厂的环保设施运行和污染物排放数据。 眼前这些数据可以毫秒级跟踪现场的情况变化。 南京钢铁金恒信息工作人员周一天介绍,这块屏幕上汇集了南钢的有组织在线监测、超低排放系统、门禁系统、物流系统等平台的监视数据,分为有组织排放、清洁物流、固危废和无组织排放四大板块。当发生监测因子超标现象时,系统会将报警信息同步推送给相应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打赢蓝天保卫战,势必要啃下钢铁行业治理提升 硬骨头 。2019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按照要求,钢铁行业全工序有组织排放超低限值较国内现行标准收严33%至83%。南京市有南钢和梅钢两家钢铁企业,粗钢年产量接近1800万吨。据统计,两家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市工业源排放60%以上。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不是钢铁企业的选择题,而是事关企业、事关南京未来绿色发展的必答题。南京市专门制定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建立直通董事长机制,重点工作、治气问题直接通报至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公司领导每月对接、调度、商讨,企业治污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增强。 此外,市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工信等部门,加大帮扶指导,强化资金支持,指导企业制定工作计划,全力推进改造。生态环境部门定期上门,跟踪最新进展,协调解决困难。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环保资金补助。 十四五 期间,全市钢铁企业已累计获得中央、省级大气专项资金4.1亿元,有效缓解企业环保治理资金压力。 梅钢积极响应政策,对3台烧结机全面实施烟气脱硫脱硝升级,焦炉煤气源头深度脱硫,采用均压回收工艺,实现高炉炉顶煤气高效回收利用。同时投入29辆新能源车用于厂内短程运输并建成配套换电站,清洁运输比例稳定达80%以上。改造后,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分别下降64%、71%和79%。 2023年,南京市南钢和梅钢两家企业先后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我市将以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为突破口,同步深入推动煤电机组全负荷脱硝改造、水泥和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文章来源于《中国冶金报社》 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30.9亿元,同比下降8.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43718.5亿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559.0亿元,增长0.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01.7亿元,下降1.3%。 1—10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845.3亿元,同比下降12.7%;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2223.1亿元,下降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6612.0亿元,增长11.5%。 1—10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40.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4%,纺织业增长5.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8%,汽车制造业下降3.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5.1%,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5.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9.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盈转亏。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发生营业成本94.75万亿元,增长2.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6.74万亿元,同比增长4.6%;负债合计102.01万亿元,增长4.5%;所有者权益合计74.73万亿元,增长4.9%;资产负债率为57.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33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产成品存货6.53万亿元,增长3.9%。 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9元,同比增加0.3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2元,同比增加0.06元。 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7.3元,同比减少2.7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82.4万元,同比增加6.6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同比增加0.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7天,同比增加3.9天。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文章来源于《世界钢铁协会》 2024年11月22日 | 比利时,布鲁塞尔 2024年10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512亿吨,同比提高0.4%。 2024年10月全球粗钢产量 2024年10月全球71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地区的粗钢产量为1.512亿吨,同比提高0.4%。 各地区粗钢产量 2024年10月,非洲粗钢产量为200万吨,同比下降0.4%;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103亿吨,同比提高0.9%;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130万吨,同比提高5.7%;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下降6.2%;中东粗钢产量为500万吨,同比提高5.4%;北美粗钢产量为880万吨,同比下降3.6%;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粗钢产量为670万吨,同比下降12.2%;南美粗钢产量为380万吨,同比提高7.2%。 表1:各地区粗钢产量 上述71国/地区提交的数据,其2023年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98%。表格中包含的国家和地区: 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摩洛哥、南非、突尼斯 亚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蒙古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中国台湾、泰国、越南 欧盟 (27国):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其他欧洲国家:马其顿、挪威、塞尔维亚、土耳其、英国 中东:巴林、伊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也门 北美洲:加拿大、古巴、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 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2024年10月, 中国粗钢产量为8188万吨,同比提高2.9%; 印度粗钢产量为1250万吨,同比提高1.7%; 日本粗钢产量为690万吨,同比下降7.8%; 美国粗钢产量为660万吨,同比下降2.0%; 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560万吨,同比下降15.2%; 韩国粗钢产量为450万吨,同比下降18.3%; 德国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提高14.7%; 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00万吨,同比提高0.7%; 巴西粗钢产量为310万吨,同比提高16.2%; 伊朗粗钢产量为300万吨,同比下降1.9%。 表2:粗钢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 e - 预估值。排名依据为本年度累计粗钢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