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实行环保责任制,形成公司级、事业部级、分厂级三级环保管理网络,并在各级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和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履行各自的环境保护职责,制定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排放物管理等相关环保制度。公司已通过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年度监督审核,着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声明



推进极致能效
为保障公司能源生产及供应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公司制定《能源动力监察管理规定》,成立能源动力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并在委员会下设立能源动力监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行与落实。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已通过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发布的节能降碳文件,围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极致能效工程”,制定“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计划”,并围绕计划开展系列举措。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全系统“能源诊断”、发布“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能效达标杆暨极致能效提升项目、开展节电、节水、节约氮气消耗、提升余热蒸汽回收、提高煤气回收水平、降低高炉燃料消耗“六大”节能专项攻关和开展“低碳与极致能效”主题培训等。
超低排放改造
公司严格对照超低排放公示要求,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7月,公司通过超低排放全流程、全工序验收审核,并在中钢协网站公示。
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公司集中实施了一系列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涵盖了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全工序,对各工序废气污染源环保治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公司采用领先的“三干技术”(干法除尘、干法脱硫、干熄焦),将烧结和球团工序原来的“湿法脱硫”拆除、全部改为“干法脱硫”,并将转炉工序的“湿法除尘”改为“干法除尘”。
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公司建立了物料储存环节、粉状物料输送块状或粘湿物料输送点位、生产工艺产尘点位等企业无组织排放源清单,并全部完成整改。此外,公司还配套建设了智能化无组织管控平台,设置空气质量微站、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仪、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在物料储存、物料运输、生产工艺过程均实现超低排放要求。
清洁运输:公司利用临江码头优势和铁路运输优势,将铁路、水路、管道等清洁物流比例提高至80%以上。
生物多样性
公司致力于打造工厂花园,评估了厂区建设与运营对周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长江生态的影响。我们积极保护水资源,修复厂区周边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湿地园,积极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和义务,致力于“守护好一江碧水”。
相关政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多样性声明